原标题:人体气味分子可远距离吸引蚊子
新华社北京5月21日电 美国和赞比亚科研人员进行的一项实验显示,人体散发的气味分子可吸引蚊子从几十米外追踪而至,不同“配方”的气味对蚊子的吸引力大不相同。
此前相关研究都局限于相对狭小的实验室环境,不能充分反映自然环境中蚊子寻觅叮咬目标的方式。研究人员在赞比亚乔马地区...
原标题:基因编辑细胞治疗大鼠心力衰竭
科技日报北京5月22日电 (记者刘霞)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20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利用CRISPR编辑的人类心脏细胞注射到罹患慢性心力衰竭的大鼠体内,结果表明,这一方法能使更多大鼠存活,并延长其运动时间,相关技术的人体试验可能在2025年开始。研究论文已经提交生物预...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梦然)《自然·通讯》杂志近日的一项健康研究显示,长期摄入常见食用色素诱惑红会使小鼠出现轻微肠道炎症,并会增加炎症性肠病实验模型对炎症的易感性。研究结果提示有必要进一步研究食品添加剂对健康的长期影响。
许多食品和饮料含有能提升保质期、口感、色泽和外观的添加剂。一些食品添加剂已被证...
新华社昆明5月14日电(记者严勇)此前在云南发现的4个田螺科特有物种,最近被研究人员归于同一个全新的属,并命名为理田螺属,分别为德拉维理田螺、尖龙骨理田螺、滇西理田螺、塔形理田螺。这标志着田螺家族进一步壮大。这一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动物系统学和进化》上。
论文第一作者、德国柏林自然历史博物馆博士...
美国科学家首次培育出对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具有抗性的基因编辑小牛,小牛对病毒的易感性显著降低,并且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副作用。研究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Nexus》上。
BVDV是影响全球牛群健康的最重要病毒之一,自1940年代首次被发现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对其展开研究。这种病毒不会影响人类,但在牛...
光明日报北京5月14日电(记者齐芳)人类的多种遗传疾病和先天缺陷在胚胎发育早期已被决定。但由于科研伦理和技术手段的限制,科学家们很难直接获取人类早期胚胎进行研究,人类胚胎体外研究也不能超过14天伦理界限。那该怎么办呢?为此,科学家们想到了一种替代的研究模型:非人灵长类动物胚胎。由我国科学家领衔的中美研究团队,...
原标题:在两种“老化”状态间循环切换(引题)
科学家设计基因调控回路延缓衰老(主题)
科技日报北京4月27日电(记者张佳欣)人类的寿命与个体细胞老化有关。3年前,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一组研究人员破译了衰老过程背后的基本机制。在确定了细胞衰老过程中遵循的两个不同方向后,研究人员通过基因操作这些过程来...